熱門文章

2011年9月2日 星期五

念佛之所以會得利益的原因



念佛不是念給佛聽,也不是為了去討好佛歡喜而念佛(如此即成外道),而是透過至誠憶念佛之功德及本願,從而轉動舌根稱念佛名,令念佛之聲進入耳根乃至八識田中而為菩提種,然後再由八識種中引動舌根,再轉入耳根而返薰八識種令清淨種增長,而漸次顯發自性清淨心。

如此,在最短的時間與距離中,念念藉聖號之功德,薰陶自己之清淨心使令漸次顯發。依此功夫為基礎,當面對人生的痛苦時,就能夠「任運地」憶念阿彌陀佛的本願加持,使自己對阿彌陀佛的信心更加堅定,從而對人生就能看得比較開、比較清楚、比較隨緣與放下。

這就是念佛之所以為一種大乘修心的方法,不但能讓我們臨終無有恐懼、決定能生西方,同時又能幫助我們在「現實生活」中得到自在的原因。於曉光空中佛學院、台北分部:以佛法昇華你的生活(下)之演講節

(以下由法藏法師於演講後所加註之文字)

念佛的修持方法能讓我們,在最短的時間(念念佛號之間的時間)與距離中(口、耳之間的距離),念念藉由憶念彌陀四十八大願利益眾生之功德,使令反薰、顯發自己之清淨心。
依此功夫為基礎,當面對人生的痛苦時,就能夠「任運地」憶念阿彌陀佛的本願加持,使自己對阿彌陀佛的信心更加堅定,從而對人生也會自然的看得比較開。

所以說:念佛為一種大乘修心的無上妙法門,不但能讓我們臨終無有恐懼、決定得生西方,同時又能幫助我們在「現實生活」中,得到自在。

能聽聞佛語,是最幸福的事!



人所說的話,往往只是暢自己的無明,宣揚一自的經驗、見解而已,既使有所饒益,其利益人的成分也不圓滿、充足,更別說可能流於以偏蓋全所造成的反效果。
可是對於 佛陀來講,世尊從不「私心」為自己說什麼,世尊所說的一切,都只為眾生而說!而且是基於久遠實修親證的無上智慧而說的,因此也絕對的能應機、契理而無副作用。

佛陀懷著要利益一切眾生的無條件之大悲心,那麼只要有因緣讓佛陀把度眾生的妙法說出來,世尊必會「大暢佛懷,而說種種法」,以利益一切眾生的。

所以說,能聽聞佛語,是最幸福的事!
於"五戒相經略說1"之演講節錄
  
(以下由法藏法師於演講後所加註之文字)
所謂:「世間好話佛說盡」

然而,什麼才是真正的「好話」?

世尊從不「私心」為自己說什麼,世尊所說的一切,都只為眾生而說!而且是基於久遠實修親證所成就的無上智慧而說的,因此也絕對能契理、應機、無副作用,而且還能導向現世的快樂,以及生命終極的解脫!

什麼又是「說盡」呢?
既契理、契機,又毫無保留;雖毫無保留,又對聽者毫無所求之謂。
 


2011年8月28日 星期日

皈依「了」多少=痛苦「解」多少

(ㄧ位居士參加楠西萬佛寺皈依開示後的感言)

自從透過光碟聽過幾回「楠西萬佛寺」法藏法師所講的皈依開示後,對我的生命有很大的改變,最大的改變是:「想生氣、講是非時,都會在內心升起,我是三寶弟子不可如此的心念。」也因此避免掉許多的「潑出去的話,有如收不回來的水」之窘境。
師父對每一次的皈依開示,都是非常的用心講解,把握住皈依的四大意涵,而隨著世代的演變與社會的脈動而活潑解說,所以沒有一次的內容是一模一樣,這比所謂的量身訂做、獨家、獨賣,還更限量,而且是「無料」皈依。


好東西要跟好朋友分享,如果在我身邊的每個人都能活的更快樂與自在,其實最快樂與幸福的人是我。就好比:同事有智慧、有慈悲、心情好,我工作就不會被刁難,做事做人就會很順暢,快樂的不得了。因此每次寺院有法會,我都會跟親朋好友推薦「楠西萬佛寺」品牌的皈依,因為它有三大保證:


第一「料好實在」:至少兩個小時說明皈依的重要性、對象、內容、意涵;
第二「大碗滿意」:皈依命名不用錢、個性化命名、幽默的講解、淺顯易懂;
第三「功夫道地」:除了講解、儀式的進行,同時配合師父教導「觀想」的方法,使皈依入心,使你在日後的生活當中,能讓「戒體」起防非止惡、化險為夷的作用。
但是不是每個人都買我的帳,或者有時就算她很想參加,也會有所謂的業障阻擾而不能成行,有一位朋友一直很想參加,出發前因為發燒住院而取消,這次說好要來又身體不適不能前往。那我怎麼辦呢?一切隨緣,緣到自然渠成,不過緣分也是要求來、培養而來地。 

也許有些人會覺得我很奇怪,幹嘛老是邀人參加法會、寫什麼牌位。我所認知的這個世界與社會,價值觀已經扭曲的太嚴重,所謂的「不對」都變成「對」,而所謂的「對」竟然變成「不對」,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,也不用我多說。以皈依來說,而且聽懂皈依本來是件應該的事,卻被扭曲變成學佛不用皈依。做對的事、有意義的事,本來就不是那麼容易,但是堅持到底菩薩最終會滿您的願。

這次很巧合的是,有一位同事很想到山上,而我也正好要去「楠西萬佛寺」,於是乎在我的邀約下而一同前往。學佛年資0年的她,參加「楠西萬佛寺」兩天的「盂蘭盆」法會後,她說:
「這兩天的法會讓我如沐春風,佛學真是知識如海,重點是我本來超怕鬼,現在我居然對他們起同情心,原來他們猙獰的外表是有需求、有求於人的。雖然我尚未皈依,但是居然燃起師父說的驕傲感,不管修行與否,品德是必要存在,下次我想帶弟弟一起去,想不到不成材的他居然一口說好。


總之我應該蠻有慧根,菩薩是我小時候的記憶,就像師父所說佛跟自己連結的部份,我應該願意也需要時間學習,感謝你的引領,不吝把好東西跟我分享,今後在主管會議裡我絕對不再造口業了。


曾經少年不更事的我,就是這樣的是是而非,做出曾經看似對,卻是荒唐的事,令我懊悔的事。而佛法給了我新的生命、新的人生觀,讓我活的比過去更快樂與自在。
以一個過來人來說,我希望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,介紹友人學佛或皈依,能拉拔幾個算幾個,與他們一起進入光明無懼的世界。因為法藏法師說過:「一個人的解脫,不是真解脫;與大眾的共同解脫,才是真解脫。」其實只要有多一個人學佛,這世界就會變的不一樣。而我的祈求是從最小單位開始,一個家庭只要有一個人學佛,一個公司只要有一個人學佛,一個班級只要有一個人學佛,一個影響另一個,這一個再去影響下一個,下一個再去影響下一個,這個家庭、公司、班級還會有多糟,這世界還會有多糟!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三寶弟子  D調合十(100.8.24)